一、編制背景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于2007年11月28日發布了《資產評估準則——工作底稿》,對規范工作底稿的編制和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該準則是一個規范性意見,對資產評估工作底稿只是作了一些原則性規定,沒有推出一個具體的工作底稿參考格式。因此,在資產評估實踐中,各個評估機構只能根據自己對準則的理解,設計出自己認為可行的評估工作底稿,導致各個評估機構的工作底稿模式不統一,不規范,從而對資產評估工作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給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帶來執業風險。
四川省內資產評估機構數量眾多、規模普遍偏小,評估人員素質和執業質量參差不齊。2009年以來,四川省資產評估協會組織了幾次執業質量檢查,對2008年開始實施的新準則的遵循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檢查發現,各評估機構的工作底稿五花八門、水平不一。評估人員普遍反映對以原則為導向的評估準則有些無所適從,迫切希望省評協制定一套資產評估工作底稿作參考。
2011年9月,省評協成立了《資產評估工作底稿規范化設計研究》課題組,擬通過研究,設計出適應不同需求和不同情況的資產評估工作底稿,供省內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使用。課題組成員由協會工作人員、院校教授和評估機構專家組成。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最終形成了這本《四川省資產評估工作底稿指引》。
二、本工作底稿指引的特點
(一)合規性和適用性相結合
設計本資產評估工作底稿時,一方面嚴格遵循了目前財政部和中評協已頒布的各項資產評估準則及相關規范的要求,在工作底稿中充分貫徹評估準則的意圖;另一方面又充分考慮到目前我省評估機構普遍規模較小、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特點,力爭做到簡明扼要、清晰易懂、便于操作。
同時,為適應不同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要求,在工作底稿中設置了例行部分和選擇部分,供評估師選擇使用。所謂例行部分,是指按照評估準則的規定通常應該具備的工作底稿;選擇部分是指評估準則沒有強制規定,但為方便開展評估工作評估人員可以選擇使用的工作底稿。
(二)以企業價值評估為主體,適當兼顧單項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服務領域廣泛,評估對象類型眾多,資產評估項目千差萬別,不同的評估對象、不同的行業以及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可能會使用內容和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的工作底稿格式,要想在一套工作底稿中窮盡所有的評估業務類型是不可能的。因此,本工作底稿指引以企業價值評估為主要對象,分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三種基本方法進行設計。同時,將常見的單項資產融入成本法下資產類項目中,設計出相應的工作底稿,供評估人員在評估單項資產時參考使用。
三、本工作底稿指引的內容
本工作底稿指引的內容包括兩大模塊:管理類工作底稿和操作類工作底稿。
管理類工作底稿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行評估業務過程中,為承接、計劃、控制和管理評估業務所形成的工作記錄及相關資料。主要包括:評估業務基本事項的記錄、業務約定書、評估計劃、評估業務執行過程中重大問題處理記錄、評估報告的審核記錄等十三張表格(G1至G13)。
操作類工作底稿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履行現場調查、收集評估資料和評定估算程序時所形成的工作記錄及相關資料。操作類工作底稿的內容因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和評估方法等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包括以下內容:現場調查記錄與相關資料、收集的評估資料、評定估算過程記錄等。本套工作底稿以企業價值為評估對象,將操作類底稿按照評估方法分為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三個部分。同時,將各種評估方法都會使用到的工作底稿,作為綜合類底稿在操作類工作底稿中單獨列示,如評估方法適用性的分析、初步評估結論的分析等。
為便于工作底稿的分類與歸檔,本工作底稿編制了索引號。索引號由大寫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字母代表類別,數字代表級次。管理類底稿以“G”開頭,操作綜合類底稿以“CZ”開頭,成本法操作類底稿以“C”開頭,市場法操作類底稿以“SC”開頭,收益法操作類底稿以“SY”開頭。
本工作底稿的基本框架如下圖:

四、使用本工作底稿指引應注意的問題
(一)本工作底稿指引僅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執行評估業務時參考,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不得因使用本套工作底稿而轉移自身應承擔的相應責任。
(二)本工作底稿指引中涉及的所有評估步驟及復核表中的操作步驟與要求并非執行所有相關業務的充分和必要步驟,僅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根據評估業務具體情況分析參考使用。
(三)本工作底稿指引立足于企業價值評估業務,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在執行具體評估業務特別是非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時,可以進行修改、調整和增刪后使用,也可以按照評估準則的要求編制符合評估對象實際情況的工作底稿格式。
(四)鑒于中評協發布的《企業國有資產評估報告指南》中已提供評估明細表樣表,本工作底稿指引中未再編制評估明細表參考格式。
一、編制背景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于2007年11月28日發布了《資產評估準則——工作底稿》,對規范工作底稿的編制和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該準則是一個規范性意見,對資產評估工作底稿只是作了一些原則性規定,沒有推出一個具體的工作底稿參考格式。因此,在資產評估實踐中,各個評估機構只能根據自己對準則的理解,設計出自己認為可行的評估工作底稿,導致各個評估機構的工作底稿模式不統一,不規范,從而對資產評估工作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給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帶來執業風險。
四川省內資產評估機構數量眾多、規模普遍偏小,評估人員素質和執業質量參差不齊。2009年以來,四川省資產評估協會組織了幾次執業質量檢查,對2008年開始實施的新準則的遵循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檢查發現,各評估機構的工作底稿五花八門、水平不一。評估人員普遍反映對以原則為導向的評估準則有些無所適從,迫切希望省評協制定一套資產評估工作底稿作參考。
2011年9月,省評協成立了《資產評估工作底稿規范化設計研究》課題組,擬通過研究,設計出適應不同需求和不同情況的資產評估工作底稿,供省內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使用。課題組成員由協會工作人員、院校教授和評估機構專家組成。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最終形成了這本《四川省資產評估工作底稿指引》。
二、本工作底稿指引的特點
(一)合規性和適用性相結合
設計本資產評估工作底稿時,一方面嚴格遵循了目前財政部和中評協已頒布的各項資產評估準則及相關規范的要求,在工作底稿中充分貫徹評估準則的意圖;另一方面又充分考慮到目前我省評估機構普遍規模較小、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特點,力爭做到簡明扼要、清晰易懂、便于操作。
同時,為適應不同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要求,在工作底稿中設置了例行部分和選擇部分,供評估師選擇使用。所謂例行部分,是指按照評估準則的規定通常應該具備的工作底稿;選擇部分是指評估準則沒有強制規定,但為方便開展評估工作評估人員可以選擇使用的工作底稿。
(二)以企業價值評估為主體,適當兼顧單項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服務領域廣泛,評估對象類型眾多,資產評估項目千差萬別,不同的評估對象、不同的行業以及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可能會使用內容和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的工作底稿格式,要想在一套工作底稿中窮盡所有的評估業務類型是不可能的。因此,本工作底稿指引以企業價值評估為主要對象,分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三種基本方法進行設計。同時,將常見的單項資產融入成本法下資產類項目中,設計出相應的工作底稿,供評估人員在評估單項資產時參考使用。
三、本工作底稿指引的內容
本工作底稿指引的內容包括兩大模塊:管理類工作底稿和操作類工作底稿。
管理類工作底稿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行評估業務過程中,為承接、計劃、控制和管理評估業務所形成的工作記錄及相關資料。主要包括:評估業務基本事項的記錄、業務約定書、評估計劃、評估業務執行過程中重大問題處理記錄、評估報告的審核記錄等十三張表格(G1至G13)。
操作類工作底稿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履行現場調查、收集評估資料和評定估算程序時所形成的工作記錄及相關資料。操作類工作底稿的內容因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和評估方法等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包括以下內容:現場調查記錄與相關資料、收集的評估資料、評定估算過程記錄等。本套工作底稿以企業價值為評估對象,將操作類底稿按照評估方法分為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三個部分。同時,將各種評估方法都會使用到的工作底稿,作為綜合類底稿在操作類工作底稿中單獨列示,如評估方法適用性的分析、初步評估結論的分析等。
為便于工作底稿的分類與歸檔,本工作底稿編制了索引號。索引號由大寫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字母代表類別,數字代表級次。管理類底稿以“G”開頭,操作綜合類底稿以“CZ”開頭,成本法操作類底稿以“C”開頭,市場法操作類底稿以“SC”開頭,收益法操作類底稿以“SY”開頭。
本工作底稿的基本框架如下圖:

四、使用本工作底稿指引應注意的問題
(一)本工作底稿指引僅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執行評估業務時參考,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不得因使用本套工作底稿而轉移自身應承擔的相應責任。
(二)本工作底稿指引中涉及的所有評估步驟及復核表中的操作步驟與要求并非執行所有相關業務的充分和必要步驟,僅供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根據評估業務具體情況分析參考使用。
(三)本工作底稿指引立足于企業價值評估業務,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在執行具體評估業務特別是非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時,可以進行修改、調整和增刪后使用,也可以按照評估準則的要求編制符合評估對象實際情況的工作底稿格式。
(四)鑒于中評協發布的《企業國有資產評估報告指南》中已提供評估明細表樣表,本工作底稿指引中未再編制評估明細表參考格式。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關于印發《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管理辦法